杨坚与独孤伽罗的感情变化
西魏大统十年(544年),秦州刺史、河内郡公独孤信喜得第七女,因其信佛,特地为她取名为独孤伽罗,他希望她如伽罗香般庄严、高洁,后来,她也不负父亲所托,成为了奇女子,开创了盛世,供万人景仰。
排行老七的小伽罗,生来便是娇女,其父独孤信长相俊美,貌比潘安,“独孤郎”美名在外,更是留下“侧帽风流”的典故,即使帽子歪着带,也引得全城人夸赞心动连连,争相模仿,其母也是名门望族,大家闺秀,生于清河崔氏,学识深厚,家蕴文化源远流长。
在父母优良基因的加持下,独孤伽罗,既有鲜卑族父亲的勇敢刚毅,又有汉族母亲的柔情果敢,如此佳人,是无数男子的梦中情人,文能四书五经谈天下,武能拉弓射箭定江山,巾帼不让须眉,在她身上体现地淋漓尽致,为了不让明珠蒙尘,独孤信慧眼识英雄,锁定了故交之子杨坚,他亦身怀异象,天命不凡,于是独孤信快刀斩乱麻,双手促成了英雄配佳人的佳话。
然独孤伽罗,不走寻常同,公然突破世俗,向杨坚提出一夫一妻制,如若他不依,她便不嫁,在当时,换做旁人,定会拒绝她的荒唐之求,但杨坚对她颇为拜服,情根深种,不仅答应了,还向她发出誓言,日后他的孩子,皆出自她腹中。
自古好事多磨,二人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花前月下,她的父亲独孤信与权臣宇文护,政斗失败,自尽而亡,独孤家族就此衰败,退出政治权利中心,而杨家也因此被累及,在朝堂中风雨飘摇,连续八年原地踏步,不得升职,但杨坚对她的心,始终如一,对她的爱,没有因此减少一分一毫。
纵使苦难在身,独孤伽罗杨坚二人却甘之如饴,即便天下一秒就要塌下来,他们也不受影响半分,只顾闭门造娃,夫妻二人快活似神仙,但朝堂依旧波云诡谲,宇文护权倾朝野、废掉孝闵帝、毒死明帝,扶持周武帝宇文邕上位,而武帝只是一个任宇文护摆布的傀儡,朝中大事皆由宇文护一人把握。
北周天和七年(572年),傀儡宇文邕崛起,讨伐权臣宇文护,在武帝的谋划下,宇文护被诛杀,政治权利终于回到了皇帝手中,在武帝的统治下,乌云散去,政治清明,独孤伽罗、杨坚夫妇终于喘了一口气,在武帝的重用下,重回朝堂。
二人长女杨丽华也成功晋升为太子妃,所有人都否极泰来,武帝宇文邕大展拳脚,摆脱鲜卑旧俗,整顿吏治,兼并北齐,大破突厥,一统北方,然生弱多病,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,还没来得及实现,就英年早逝,时年三十六岁,遗诏长子皇太子宇文贇继位,杨丽华也顺理成章的当了皇后。
杨坚、独孤伽罗的身份再次逆袭,但宇文贇上位后,却一反其父的英明作风,实施暴政,纵情声色,荒诞至极,更是开创了五个皇后的先河,有母之风的杨丽华,自然不愿忍气吞声,愤然与之抗争,大数其过,但宇文贇被猪油蒙了心,不仅不改,反而变本加厉,朝政上也愈加放肆,不断地斩杀宗亲贤臣。
在宇文贇的治理下,百姓苦不堪言,朝臣也步步惊心,皇后杨丽华更是心如死灰,但宇文贇还觉得不过瘾,将手伸向了杨家,欲进行打压,他的第一步,便是赐杨丽华自尽,此旨一出,老母亲独孤伽罗忍不住了,她毅然闯宫“诣阁陈谢,叩头流血”,在她的斡旋下,杨丽华才免于一死。
暴君自有天来收,大象元年(579年),宇文赟禅位于长子宇文阐,自称天元皇帝,虽把握朝政,但终日沉迷酒色,最终纵欲过度,次年病逝,幼子登基,朝局再起争执,这时的杨坚早已权倾天下,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,要么当曹操,挟天子以令诸侯,要么像王莽一样改朝换代,对此,杨坚犹豫不决,一朝踏错,便是万丈深渊。
这时候,独孤伽罗进言:“大事已然,骑兽之势,必不得下,勉之!”, 爱妻助攻下,杨坚终于下定决心,不当浮萍,当主宰,一朝政变,出兵打败了反对声最大的尉迟迥,其后又先后杀掉了赵王宇文招、陈王宇文纯、越王宇文盛、代王宇文达、滕王宇文逌等,彻底清除了鲜卑族中的反对势力,同时又拉拢元谐、元胄、宇文忻等部分鲜卑贵族,就这样杨坚终于完成了改朝换代的计划。
北周大定元年(581年)二月,杨坚身份大反转,由隋国公晋封为隋王,同月,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所归为号,下诏宣布禅让,杨坚三次谦让之后,接受天命,自相府着常服入宫,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,定国号为“隋”,改元开皇,宣布大赦天下。同时立王后独孤氏为皇后,王太子杨勇为皇太子。
隋朝创立后,独孤伽罗并没有藏匿后宫,反而和杨坚并称“二圣”,同他一起上朝,与他同辇而行,至殿阁而止,派宦官跟随而进沟通联络,在她的加入下,“政有所失,随则匡正,多有弘益”。文帝下朝时,她早已在殿外等候,夫妻二人“相顾欣然”,再次乘辇同归,日日夜夜,同起同居,形影不离,帝后恩爱,子嗣繁衍有之,实属一段佳话。
二人相辅相成,任用贤能志士,大刀阔斧地进行全面改革,恢复汉制,北破突厥,南平陈朝,改革官制,修订律法,休养生息,完成大一统,史称“开皇之治”,独孤伽罗通达书史,聪明过人,此壮举有他,也有她,她的政治影响力深远,不输隋文帝杨坚丝毫。
然时间飞逝,年华不在,他们终将老去,江山基业还得由后辈来抗,此时,皇太子杨勇的行为举止越发乖张,以此之能,断然不能经营好杨家基业,故而独孤伽罗起了质疑,随后对其进行敲打,希望他可以改正,但杨勇仗着自己是太子,不为所动,毅然决然纵情声色,苛待以至于逼死太子妃,自此,母子决裂,独孤伽罗决心易储。
次子晋王杨广,走入她的视野,杨广才智出众,心怀抱负,更是在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,声名鹊起,再加上他的谋划,刻意迎合独孤伽罗、杨坚的喜好,礼贤下士、谦恭谨慎,在江南统一大局中颇有建树,如此一来,杨勇便显得无能至极,故而独孤伽罗谏言,废长立幼,杨坚欣然采纳,就这样,杨广成了皇太子。
日渐操劳下,独孤伽罗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,然她的诉求始终如此,杨坚只能有她一人,绝无二心,起初乃至登基,杨坚皆不曾违誓,在他的努力下,五儿五女皆为独孤伽罗所出,但随着时间的逝去,杨坚的心便不再坚定,伽罗病重期间,杨坚偶然宠幸了一名宫女,《隋书》载:“尉迟迥女孙有美色,先在宫中。上于仁寿宫见而悦之,因此得幸。后伺上听朝,阴杀之”。
杨坚宠幸尉迟迥孙女时,将独孤伽罗的誓言忘得干干净净,独孤伽罗得知后,怒火中烧,一气之下将尉迟贞棒杀,爱之深、恨之切,独孤伽罗的心还没有被安慰,就再次遭到袭击,杨坚闻讯,忙赶到梅花别苑,只可惜尉迟贞已然死去。
杨坚见了,不禁又痛又恨,他没想到独孤伽罗竟然如此善妒,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,故而斥责:“朕非得新忘旧,卿何得残忍至此,遽将尉迟贞赐死。需知昨夕的事,实为朕去迫她,不是她来勾朕,卿怎能罪及无辜?”
面对杨坚的质问,独孤伽罗无意辩解,誓言成空,她无话可说,她的爱情可以被践踏,但她的基业不可丢失,为了大局,她没空理会负心人,帝后和好如初,但心一旦有了裂痕,就愈合不了,她为他谋划一生,殚精竭虑,呕心沥血,她不曾辜负他,也没有辜负自己的初心。
隋仁寿二年(602年)八月二十四日午夜,独孤皇后与世长辞,爱妻逝去,杨坚追悔莫及,召高僧大德五十余人进宫,在皇宫内举行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宏大法会超度皇后亡魂 ,独孤伽罗离去后,再没人同他共治天下,一人孤苦伶仃,深夜孤寂,他的心没有慰藉,他就此沉沦,一改节约之风,耗巨资修建禅定寺,为伽罗祈冥福,深情有之,滥情亦有之,伽罗走后,第二年,宣华、荣华夫人盛宠无限,他的心很大,有她人有天下,她的心很小,只有他和天下。
岁月催人老,生老病死是常态,伽罗走后,杨坚的身子也越来越垮,但他的太子杨广却有负重望,好色宣淫,采花居然还采到了杨坚的头上,公然勾搭调戏他的妃子,而眼下的杨坚已没能力制裁,病床之上,流下悔恨泪:“独孤误我!”
仁寿四年(604年),杨坚在仁寿宫去世,终年64岁,后遵其遗愿与独孤伽罗共葬于泰陵,他的一生只有一个皇后,他虽然有了其他妃子,但对独孤伽罗的爱意,永远不会磨灭,为了她,垂暮的他冒着严寒,亲自奔波数百里,把爱妻独孤伽罗送到泰陵陵园,此前,术士萧吉劝谏:“根据阴阳书,皇帝今年送葬对自身是不利的”。然而杨坚置之不顾,晚间迷信至极的他,将术士的话,抛之耳后,可见其真心。
他和她年幼相知,携手一生,情真意切,然瑕不掩瑜,他的深情五儿五女,一母同胞,昭然若揭,纵有宣、荣夫人在后,在独孤伽罗其后,未尝没有寻替身之故,但终究不是独孤伽罗所期盼,她要的是唯一。
一代天子,后空虚设,妃子屈指可数,对独孤伽罗言听计从、迷恋一生,甘冒大不韪,在古代,已是国宝级存在,他和她没有对错,只有爱情观偏差。